宋代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
作者: 程民生    日期:2016-12-05 来源 :历史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粮食生产 农耕时代 种稻 古代社会 农业生产布局 生产状况 国民经济基础 粮食消费量 粮食产量 供求关系 
描述:
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与小农经济
作者: 杨希珍  日期:2016-12-05 来源 :文史哲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资产阶级学者 奴隶制社会 牛耕 布朗热 封建专制主义 士伍 春秋时期 爱尔维修 革命导师 “金字塔” 
描述:
我国历史上耕作制度的变革
作者: 谷为进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石犁 古代世界 区田法 耕作试验 一年三熟 耕作方法 《齐民要术》 多熟制 生产部门 石锄 
描述:
我国各地区复种发展潜力与复种行为研究
作者: 梁书民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发展潜力 省级 复种行为 复种 
描述:
榆中县玉米品种合理布局刍议
作者: 杜新海    日期:2016-12-05 来源 :甘肃科技纵横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玉米 品种 合理布局 种植 
描述:
汉代的牛耕
作者: 张振新    日期:2016-12-05 来源 :文物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西汉末年 铁犁 壁画墓 牛耕 搜粟都尉 农业生产 西汉中期 铁制农具 汉画 兴修水利 
描述:
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的节水保肥效应研究
作者: 张凤云  日期:2005-05-28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绿洲灌区 土壤微生物量 留茬免耕 水分动态 土壤生态特性 保护性耕作 
描述:水资源短缺、水分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荒漠化是制约河西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很好的节水和减少风蚀、水蚀的耕作措旌。为探讨河西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可能性,必须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灌漠土耕层土壤养分状况、物理性状和生物特征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传统耕作为对照,设计20cm和40cm两种秸秆留茬高度,压倒和立茬两种秸秆保留方式,6750kg/hm~2和3750kg/hm~2两种覆盖量,通过在河谣绿洲灌区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该区表层土壤生态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保护性耕作提高了WUE,具有较高的增产效应 保护性耕作处理表现出较高的增产效应。不管是产量还是WUE,20cm留茬压倒处理(NPS20)均较其它处理高,在所有处理中节水增产效果最好。NPS20、NPS40、NS40处理相对于CT分别增产53.08%、46.59%和40.81%,其它保护性耕作处理NS20、NSB40、NSB20相对于CT分别增产19.93%、17.33%、4.34%。NPS20、NS40、NPS40、NS20、NSB40、NSB20的WUE分别较传统耕作提高558.02%、43.40%、47.27%、23.78%、20.69%、8.56%。 2.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的节水效应 1)留茬和秸秆覆盖的抑蒸保墒效果主要发生在小麦生长早期的耕作层,并且随留茬量和覆盖秸秆量的增加其保水效果更明显;在相同留茬高度下,以地表较为粗糙的立茬处理保水性能强于秸秆压倒处理。如,在苗期各处理0~10cm土壤平均含水量依次为:NSB20(15.89%)>NSB40(14.03%)>NS40(12.04%)>NPS40(11.19%)>NS20(10.46%)>NPS20(10.18%)>CT(9.93%)。 2)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冬季水分的蒸发散失。NPS20,NS40,NPS40,NS20,NSB20,NSB40相对CT冬季休闲期土壤水分损失量分别减少55.38%、40.02%、48.06%、51.43%、39.34%、46.22%。 3)免耕覆盖保护性耕作可增加夏秋休闲期土壤贮水量,较大的秸秆覆盖量可以减少夏秋休闲期土壤水分的散失,有利于土壤水分保蓄。2004年秋季休闲期土壤贮水量以覆盖量最大的处理NSB20和NSB40为最大(贮水量与传统耕作相比分别增加27.58 mm和26.44 mm)。 4)无论免耕或传统耕法,农田土壤水分都表现出很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播种前、收获后和冬灌前的三个时期,各层次土壤含水量有如下的趋势:播种前土壤含水量远大于收获后和冬灌前,而后两者之间则差别不大,但冬灌前略大于收获后。 5)保护性耕作的节水效果明显,在一年内,保护性耕作灌水量较当地习惯耕作减少28.26%,冬灌节水1950 m~3/hm~2,在小麦全生育期内较习惯耕作节水800 m~3/hm~2。 3.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1)留茬覆盖免耕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C的活性,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活性营养库。留茬覆盖免耕之后,相对于传统耕作,休闲期、播种期和收获后保护性耕作各处理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C平均含量分别增加55.67%、22.67%和13.14%。但不同时期、不同耕作和秸秆处理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C(SMB-C)的含量有较大的变化。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绿肥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 卢秉林  包兴国  张久东  胡志桥  杨新强  曹卫东  杨文玉  李全福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土壤与肥料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玉米 带幅 河西绿洲灌区 绿肥 
描述:
河西走廊两粮一肥种植模式的研究
作者: 包兴国  刘生战  舒秋萍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土壤与肥料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吨粮田 种植模式 粮肥间套作 
描述:
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
作者: 李永芳  日期:2007-04-10 来源 :四川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会组织 活动 清末民国时期 性质 特点 发展 
描述:近代中国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民从传统的血缘关系、宗族组织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主体,而农会作为超越宗族关系的社会组织则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清朝末年旨在农业改良的农会。中国农会肇始于清朝末年。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具有社团“法人”地位的农会。随后,其他各省相继创办。至中华民国建立之时,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成立了农务总会、农务分会与分所。清末农会的兴起是在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与农业生产衰微的社会背景下,由实业救国人士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倡导,受上海农学会开农学研究风气之先的影响,以及“新政”的推动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清末农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组织系统,分为设立于省城的总会;设立于府、厅、州、县的分会;以及设立于乡镇、村落、市集的农务分所等三级直属组织系统。开展了编辑农报、翻译农书、开办农业学堂:举行农产品评会、设立农产陈列所;创办农业试验场和农产制造所;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受理调解民事纠纷等较为广泛的农事活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和机械操作鲜有建树。同时,清末农会呈现出了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团体活动的民间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特点。这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旨在农业改良、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近代社会团体。 二、民国早期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的农会。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始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还是其后执掌国家政权并开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袁世凯,面对农村经济的残破、农业生产的衰微以及农民生活的困苦不堪,均对改良农业、发展农会组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民国早期思想界各种“新思潮”的竟起、兴农呼声的日益高涨,则为农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农会组织得以更加广泛地发展。民国早期的农会依然是组成了一个层层连接的直属组织系统,但在清末农会分为三级的基础上增加为四层,即增设了一个最高层——全国农会联合会,使农会组织从上到下更具完整性。北洋政府统属下的农会,其富有成效性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编制每年该区农业状况调查表呈报上级农会与主管官署;向主管官署建议农业改良进行事宜等方面。由于该农会是在清末农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辛亥革命后国家体制由君主走向共和的根本变化、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纷乱政局等新的社会因素,无不影响和赋予了该农会组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在其组织构成、职能与性质等方面与清末农会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依然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的、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社会团体和联络机关,是一种旨在农业改良的社会经济自助组织。 三、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在中国近代史上,农会作为农民阶级自己的组织,作为改造社会的一种群体组织的出现,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这种新型农会是在农村经济凋敝、土豪劣绅把持乡村政权、土地占有日趋集中、农村阶级构成发生显著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创建起来的。1921年9月成立的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具有鲜明阶级色彩、以解决农村社会矛盾为已任的新型农会。随后,广东海丰赤山、湖南衡山岳北等地农民协会相继建立。1924年1月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和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所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农民运动问题的决策和措施,为农民协会的普遍建立和农民运动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颁布的全国《农民协会章程》,为各地农民协会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文本依据;历时两年多举办的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促进了各地农会组织的空前发展。同时,1927年4月还成立了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形成了一个由全国、省、县、区及乡级层层连接的的直属组织系统。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了支援北伐战争、开展反帝斗争和农村大革命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开展的翻天覆地的农村大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该时期农会活动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存在着一些“左”的偏差和错误,且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亦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的较大差异。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已根本区别于清末民初的农会,尽管它也进行了一些农业改良的活动,但不再是为政府服务的农业咨询机构,而是由中共创立和直接领导、并在国共合作旗帜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是一种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以推翻封建地主政权为宗旨的具有浓厚政治斗争色彩和政权性质的农民自治性组织。 四、国民党控制下作为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农会。国民党所领导的农会,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民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对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农协组织加以摧残的基础上,在农村经济日趋衰落、乡村建设运动广泛兴起的情势下,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乡村自治和保甲制度的过程中予以重建、整顿和发展起来的。国统区的农会组织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以1928年《农民协会组织条例》以及1930年《农会法》颁布为标志的重建阶段;以1938年《各级农会调整办法》制定为标志的整顿阶段。国民党控制下的农会,其法定任务可谓面广繁多,但大多未曾付诸实施,各地农会所开展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活动主要表现为进行该区域农村概况调查并填写报表呈送主管官署等。同时,该农会呈现出了法规条例的完备性及其多变性、组织制度的民主性、政府控制的严密性、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国民党领导建立的农会,名义上是一种旨在发展农民经济,增进农民智识,改善农民生活,以图农业之发达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实际上则是一种以农村有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是整治社会秩序的保甲附属,农村基层政权的补充形式。 五、革命根据地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在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与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建立农会组织以整治社会秩序的同时,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也相继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会组织,即苏维埃区域的“贫农团”、抗日根据地的“农救会”、解放区的“农民协会”等,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活动。革命根据地的农会组织呈现出组织名称的多元性、组建方式的策略性、组织系统的不完整性以及气势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从其性质和功能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的、作为革命政权合法执行机关的社会组织,它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中农民协会的兴起与乡村政权的组织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为:1、农会组织呈现出了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多种类型;2、农会组织成为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建构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参与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传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维护者”、“破坏者”与“整治者”等不同角色的活剧;3、农会组织在发展农业生产、缓解农民生活贫困、改变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状况、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4、近代中国农会组织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而是一种政府或政党的政治工具。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农会组织须应坚持“自愿性”、“自主性”、“民间性”和“法制性”;5、总结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如何思考目前理论界在研究“三农”问题中存在的是否重新建立农会组织的讨论,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照。
< 1 2 3 4
Rss订阅